安溪茶书屋 - 经典小说 -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在线阅读 -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87节

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87节

    宫里上下,谁人看着朱允熥如此对待傅堇不说傅堇有福分。

    女人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能够得到一个男人全心全意的呵护。

    “你说允炆那里,他到底在想什么?”弟弟还有另一个,毕竟不是一母所生,虽然朱雄英自问从未忽悠过朱允炆半点,可是看着朱允炆越长越是安静,似乎要把他们所有人都隔绝在外,难免让朱雄英心下忧愁。

    “随他。他想要什么就要什么。”朱至就不考虑那么多了,这才十岁,能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才怪。

    反正朱至只尊重朱允炆的选择,他想选什么皇子妃由着他,不想选也由着他。十岁定亲,真是早啊。要不是朱允熥太过早熟,她更怕朱允熥陷入泥泞之中无法自拔,她才不会早早给朱允熥选人呢。

    不过,傅堇确实不错,就凭她小小年纪却能看人之所长,让朱允熥在短短的时间里愿意和她一起玩,一起闹,还能跟着傅堇一道习武。朱至就得说,朱允熥娶了这样的媳妇那是他莫大的福分。

    倒是另一位卫婵。卫家的人表示卫婵蒲柳之姿,不堪为皇子配,因而是拒绝了嫁入皇室。也算是聪明人。

    好在,那时朱允炆也表明了并不想成婚,泰定帝亦无怪罪之意。既是相互试探,须得相互愿意才好结亲。强人所难,不是泰定帝的风格。

    “你倒是豁达。”朱雄英对于朱至那随便弟弟们自由生长,自由发挥的态度,也是无奈。

    “人还小,没有考虑清楚走什么样的路,过什么样的日子,很正常。哥哥别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好吧。”朱至很无奈,看朱雄英cao心得可真够多的。

    “最多不过是早有最坏的打算。”朱至想得通透,该教的她都教了,若是朱允炆误入歧途,不过是狠一回心解决了就是。

    朱雄英未必不是担心真有那样的一天,亲耳听到朱至说起这话,怔怔了半响道:“我是不希望有这样的一天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人会希望有那样的一天,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他多看多听,以免将来听信别人的话,误入歧途。然而人心不可测,我们尽了力,也并不代表事情会如同我们希望的发展。尽我们所能做到我们能做的事,咱们都对得起他。将来果真有那样的一天,我们也能无愧于心。”朱至才不纠结,对人好的时候专心待他好就是,管那许多。

    将来真到了无法收场的时候,骨rou相残,也不会心中有愧。

    朱雄英明白这个道理,终是道:“你还是多带着他吧。他更喜欢跟你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此言不虚,朱允炆相比之下,跟朱至在一块是相当没有压力,也乐意跟朱至呆在一起。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不过,爷爷和奶奶不是说好这两天就回来了吗?怎么还不到?”朱至没有忘记朱元璋和马氏。

    那么两位在朱至成亲之后就跑了,算了算日子快一年了。

    一年的时间,大明的变化挺大,这两位跑回凤阳去,听说正跟信国公凑一起让人丈量凤阳的田地,如今周围一带都量好了。当然,这个事那是偷摸着办的,朱元璋和马氏并未暴露身份。

    一年的时间,朱元璋好似收获并不小,写回给泰定帝的信里,话里话外都觉得须得加快把田地的事弄好。听这意思大有要重新分明的意思。

    真要是这样,可也是大功程。

    毕竟丈量田地不说,就是这人口也得重新统计。那,先来个人口大普查?

    这个事其实历朝历代每隔几年都做这样的事,如今不过就是要倾尽全国之力,把田和人的事落实。

    “该到了吧。不过他们回来未必会通知我们。”朱雄英也想朱元璋和马氏,恰好这个时候祝娘一脸喜色的进门禀告道:“太子,公主,太上皇,皇太后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真是说曹cao,曹cao到!

    “我们走。”兄妹二人二话不说,起身立刻往外走,这就去见朱元璋和马氏。

    朱元璋和马氏回来就直奔东宫,朱至和朱雄英走到正堂时便听到朱元璋高兴的笑声。

    “这粮种和肥料是真好,凤阳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一半不止,再有一季的田种了出来,这回大家伙不愁没有饭吃。”朱元璋高兴之余,何尝不是一个劲的夸赞着粮种一事对于大明的好处。

    “再有那番薯,玉米,花生,洋芋,都是好东西,好东西。”朱元璋满心的欢喜都不知如何表达,连连的称赞着。看着百姓们吃饱喝足,他这心里的大石终于放下。

    “都是至儿办得好,早早让人研究粮种,更让人从海外弄回这些粮食。”泰定帝必须得肯定朱至的付出,以前他们总觉得朱至爱财,就喜欢钱,凡事都钻钱眼了,万万没有想到,她是盯着钱不假,可她更盯着民生诸事。

    粮种至关重要,谁都清楚,却没有什么人专门往这方面研究。

    也实在是没有人能想到,这粮种还能研究出来?

    再有这肥料,谁家都用肥,谁承想肥料也有讲究。

    只能说,朱至确实领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让人一改从前死板的印象,不再觉得只有读书需要动脑。

    “嗯,她自小就喜欢折腾,折腾来折腾去的,都是对咱们大明有好处的事,以后且由着她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。”朱元璋是个看结果的人,谁真正做事,谁心里有百姓,有大明,那必须要给予支持。

    早些年朱元璋还担心朱至一心念着钱,未必不会误入歧途,如今就完全不担心了。

    钱,朱至是喜欢,可朱至费心挣来的钱,大都用在哪儿了,朱元璋和泰定帝心里有着数。

    虽然他们心里不是不奇怪,朱至跟朱雄英一起读的书,怎么朱至那脑袋瓜子装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,偏这些东西还真能于国有利。

    算了,他们总不能要求朱至样样跟他们解释,脑子的事,是能解释得了的?

    就朱元璋自己养的那么多儿子,个个都不太一样呢。蠢的那一个个蠢起来,朱元璋都怀疑是不是他的儿子。

    所以,有朱至这么一个聪明的孙女,对朱元璋来说就是上天的恩赐。

    “爷爷,爹,您们要夸不如当着我的面夸,背后夸我,我又听不到,多可惜。”朱至听见了夸赞,乐呵呵的走进来,俏皮的与众长辈见礼。马氏怀里抱着刚出生的朱允炌,很是宝贝,见着朱至立刻冲她招招手,示意她过来。

    朱至乖乖过去,“奶奶气血好多了。”

    可不是嘛,在外头不必为了阻拦朱元璋杀戮而费心,每日睡到自然醒,依山傍水的日子过得最是逍遥自在,自然心宽体胖,马氏气色也比之从前好得多,看起来整个人的精神力都不知好了多少。

    马氏打量朱至一番道:“你倒是有些瘦了!”

    “我这是结实了。”朱至如此回答,伸手让马氏尽可捏捏。

    朱元璋干咳一声,也是提醒朱至别把他忘得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“爷爷看起来也好多了,不像以前那样吓人。”朱至凑过去打趣的说。

    朱元璋是拿了朱至半点办法都没有,自小到大朱至就没有怕他的时候,好像在她眼里,他真就是一个相对严厉点的长辈而已。他就算生气来,朱至该低头时低头,却从来没有因此害怕。

    “在你眼里,我有吓人的时候?”朱元璋瞪了朱至一眼。

    “爷爷这一年收获如何?”朱至立刻言归正传,毕竟朱元璋为了丈量田地的事cao心着,好些事未必写在信上说清楚,但并不代表无事。

    “咱们大明的问题很多。”朱元璋这一年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,而是真正成了一个曾经的普通人,一个普通的农民,也得以和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有了共鸣。他才发觉,确实如同朱至提醒他的那样,他失去初心,忘记了自己曾经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初衷。

    朱至啊的一下,“人活着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,更何况是一国。爷爷丈量田地进展如何?没有人拦着?”

    对啊,朱至就想知道,有没有人不长眼的犯到朱元璋手里。

    朱元璋转头望向朱至,他怎么有一种孙女想看戏的感觉?

    对此,朱至眨了眨眼睛,表示对啊,她就是单纯想看戏。

    “没有,至少暂时没有。你怕是觉得你爷爷傻?”朱元璋就算不表露身份,看起来也不像是好欺负的人。

    “真是可惜。爷爷好些年没有体会过被人欺负的感觉了,所以应该把被人欺负的难过忘得一干二净了。”朱至只是想让朱元璋重新体会一番,只有这样,朱元璋才会真正知道什么叫切肤之痛。

    朱元璋真想揍朱至一顿,毕竟朱至这副巴不得朱元璋被人欺负的语气,怎么听起来那么欠揍?

    泰定帝轻咳一声,提醒朱至别过份,朱元璋刚回来就想让朱元璋不痛快,这可万万不可取。

    好吧,朱至高兴冲朱元璋一笑,“爷爷还没说,我捉了元主,舅公灭了北元主力这些事,您听了可高兴?”

    “高兴,高兴。打完这一仗,咱们大明的仇算是报了,往后只要他们安分守己,咱们大明容得下他们。反之,咱们大明也不怕。”朱元璋想到这一年里大明发生的变化,每一桩听来都让朱元璋精神一振,万分欢喜。

    朱至立刻顺势说起,“借北元的光,我们现在人手充足,北平城快建好,运河也快通了,过个几年,咱们可以迁都北平。正好,也该让天下士人都明白,大明天下和以前不一样。南北学子都是大明的人才,大明绝不会厚此薄彼。”

    这就关系着一桩陈年旧事了。

    想当初朱元璋打下了天下,自然而然召开恩科,让朱元璋如何也没有想到的,恩科第一届所取的进士竟然全都出自南方。以至于当时的朱元璋差点闹了个大笑话。

    好在后来朱元璋采用了单独安排北边的学子再考一回的办法,这才不至于让天下人以为大明朝只有一半的天下,所以得到的都只是一半的人才。

    但也正是因为此事,让朱元璋意识到,这南边的势力有些过大,应天,要是一直都由南方的士人控制,将来对大明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因此,也开始寻思到底该迁都何处。应天不能继续作为国都,以至于让人生出皇室偏于南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就认准北平了?”朱元璋对北平确实没什么好印象,谁让那是元朝的大都。元朝,就算把他们打败,把他们赶出中原,依然让朱元璋耿耿于怀。

    泰定帝沉着的道:“父皇,北平很合适。”

    合适两个字说明了一切,朱元璋既然都把天下交给泰定帝了,哪里会再管泰定帝到底要怎么做。再者,北平合不合适,朱元璋能心里没点数?只不过是因为那点喜恶,硬是挑刺而已。

    可是比起国家的安宁,发展,自己的那点喜恶算什么。

    朱元璋最终什么话都不说了。招呼一旁的马氏给他看看刚添的大孙子。朱允炌养了一个多月,相对白皙,可比刚出生的时候好看得多了。

    怀里的朱允炌睡得沉沉的,朱元璋打量半响道:“长得倒是像雄英。”

    “是有些像。”马氏越发温和,对着睡熟的朱允炌爱不释手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,朱元璋和马氏回来,一家子自是其乐融融。

    不过,很快烦心事就来了。

    朱至在第二天便被马氏唤到了跟前,提起郭琪儿。

    瞅着马氏,朱至想了想按郭惠太妃的性子,不是那多嘴多舌的人,那是郭琪儿。

    “琪儿喜于允炆,竟亲自求我答应为她做主,你怎么看?”马氏也不绕弯子,开门见山问。

    “允炆不愿意。”朱至只回那么一句,也代表她的态度了。

    马氏含笑点点头,“想来也是。若是有意,也不必求于我。看来该让她回家了。”

    嗯,郭家,纵然看在滁阳王的面子上,马氏都会对他们宽厚几分,但是,并不代表她会为此委屈自己的孙子。郭琪儿啊,一照面马氏便知道这是一个并不算自知的姑娘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若是进了他们朱家的门,对朱家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“是吧。”朱至就不管那么多,她只知道,朱允熥喜欢郭琪儿,可郭琪儿不喜欢朱允熥这个事,须得速战速决,绝对不能让朱允熥越陷越深,最后为此跟朱允炆闹别扭。

    朱允熥不是看脸吗?那就看脸好了,反正天底下好看,而且也懂得欣赏朱允熥的人又不是没有,难道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?

    事实证明,朱至的办法不错。

    当然,傅堇也是相当的给力。

    看傅堇笼络朱允熥的办法,直接让朱允熥把郭琪儿抛之脑后,再也没有盯着郭琪儿,缠着郭琪儿,朱至十分庆幸。

    “你娘不擅长的事,你帮忙补上,将来雄英的太子妃也是个聪明的,以后宫里宫外出不了乱子。我也就放心。”马氏岂不知常氏的性子,不是说常氏不好,作为一个儿媳妇,常氏的性子也好,为人也罢,都让马氏挑不出毛病。但在管事上,常氏或许像其父,并不怎么喜欢管宫里宫外的琐事。

    当初马氏就看出来了,但想着宫里能办事的人不少,也不用常氏多担心,她便只教常氏统领大局就是,但就算这样,常氏也显得如同赶鸭子上架。

    无可奈何之下,马氏想着自己多管点就好。

    “我娘是真让奶奶cao心了。”朱至岂不明白那么一个道理,抱住马氏的胳膊撒娇。

    马氏抚过朱至的头道:“你娘是有福气的。”

    此言不虚。遇上马氏,泰定帝,生下朱雄英、朱至,都是马氏莫大的福气,每一个人都愿意保护着常氏,尽所能让她按自己的意愿活着,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像常氏一样的幸运?

    “我也有福气。”朱至靠在马氏的肩上,软软糯糯的开口,表达心中的感谢。

    “你把阿显放出去,果真不担心?”马氏一下下的抚过朱至的头,最忧心的莫过于此。

    “我一直觉得阿显是个极其聪明的人。哪怕在所有人看来他好像没有本事,也没有经天纬地之才,但我觉得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。一个人的心胸比任何本事能力都要重要。所以,我相信他。把他放出去,让他多长长见识,对他百利而无一害。对我也是。”朱至才不怕赌,有些事本来就得赌。

    马氏笑了,碰碰朱至的脸颊道:“我们至儿也是心胸宽广的人。明白这男人啊,不能一味捏在手里,而得放出去,让他们尽情的飞,该回来的始终会回来。”

    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