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溪茶书屋 - 言情小说 - 穿越之荣华路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5

分卷阅读35

    歌有些忧愁。

刘王氏此时和女儿的打扮,倒真是朴实的。她的身边,也有一些忠仆于此照顾她们母女。不过,为了不引人注意,这众人之间的称呼也是注意了许多。

“一定得南下。”

刘王氏是非常的肯定。

“我们得去寻找了三郎……”这是刘王氏的执念,她似思考了一下后,又道:“这些北面的蛮人太凶恶了,非是善主。”

“如果咱们到了南面,王氏的嫡支仍在,你我母女总有栖身之所。”

刘王氏已经考虑的非常明白了。

她的打算,刘遂歌自然做不了主的。

“那咱们不救一救……”刘遂歌似乎想求情。刘王氏是冷笑,她道:“那些刘氏的白眼儿狼,他们想吞噬嫡支的家产之时,可想过你我母女的死活?”

“落得如今的下场,实乃天谴。”刘王氏的脸上,然后是恶意满满的咒诅。

说起来,这得从大晋朝廷的衙门给刘氏送了信息说起来了。

刘氏一族的嫡支完蛋了。可洛都城的旁系犹在。这淮南路是刘氏一族的根基所在,当初刘大老爷想搬迁,也没想着一块儿。

那时候的念想,还是想着树大分支,人多分宗。还有一种说法,就是鸡蛋不搁了一个篮子里,免得被人一锅给烩了。

事实证明,刘大老爷的想法,挺有前瞻性的。

刘氏一族的嫡支,除了刘之烨逃脱外,其它真被人一锅给烩了。

“娘……”刘遂歌还想说什么。

刘王氏又道:“遂歌,你我母女顾好己身。咱们如今算是泥菩萨过河,自然尚难保。”刘王氏的声音里,已经有警告之意了。

刘遂歌只能闭嘴了。

哪怕刘遂歌的心头,有再多的想法呢。

对于旁系的落井下石?若问遂歌大姑娘恨不恨,肯定恨了。

可再是如何?

在刘遂歌的眼中,刘氏一族总是一条血脉连着。这时代里,士族又讲究着,家族荣耀啊。

偏偏刘遂歌的眼中,她在意着的刘氏一族的名誉与荣耀。

“放心。娘已经舍了身家,来保了性命。”

刘王氏这时候安慰了女儿,她说道:“要不了多久,会有机会的。城中那些存活下来的士族,哪会没有二心?真是一心一意想投了北面蛮人的,倒底是少数不知廉耻的败类之徒。”

刘王氏为何有信心,能逃出了洛都城。

这得从洛都城的陷落说起来。

洛都城这等坚城的陷落,非是大魏国族的部族军有多利害。而是有一些内应啊。

许是因为洛都城来得太容易,当然,更有洛都城太繁华的原因。大魏国族这一回在洛都城中,只有乐意投降的士族,倒是宽待了一回。

至于不乐意的?

抄家灭族,没商量。

刘遂歌口中想救的人,就是刘氏的旁系中的一些同年龄的族中的姐妹。

刘氏的旁系因为想夺权、夺家产。当初勾结了大晋朝廷的洛都城谋些官员。当然,也实在是刘氏一族的嫡支没一个男丁了。

至少,官府这样讲的。

在这个时代,家族的家产肯定不能外流。

主支没男丁,旁系有啊。于是,一场主支旁系的战场,刘王氏母女没有大义与名份的支持,那叫败得一个惨。

后来……

大魏朝的国族部军来的太快。这内应也给力,洛都城陷落了。刘氏的旁系的当家那一位在衙门里,据说被杀了。

当然,一起被杀的,还有衙门中的大晋朝廷官员。

于是……

旁系因这等关系,算是倒了血霉。

倒是刘王氏母女早早被赶出了刘府的祖宅,还落得一个暂时安稳?

“娘……”

刘遂歌想说些什么,可张了张嘴,最后,又止了想说的话语。

“莫怕,一切有娘在,咱们到了南边就是平安了。”刘王氏的眼中,自然是南面更安稳。倒底王氏一族的嫡支在,她哪怕是一个出嫁女呢。

南边总有一些关系在呢。

哪怕求人,刘王氏也会为女儿求得一些门路。

唯一让刘王氏担忧的,是儿子三郎,三郎在哪儿?

兴宁元年。

冬。

建业城。

大晋朝廷的政治场上,还在波澜不断。

因为淮南路的丢失,桓大将军可是上了一本,狠狠的参了许多摄政王一系的官员。当然这事情嘛,摄政王肯定有些锅,得背一背的。

奈何……

天下是司马家的。

桓大将军自己亦然是有私心的。这不,朝廷之上,就是一笔烂账。

时间似水。

冬后。

兴宁元年过去了,迎来了兴宁二年。

春,三月初一日。

荣娘十二岁的生辰日,这一天,倪锦跟她一起过了一回生辰日。

生辰,于荣娘这等家庭而言,吃了一碗长寿面,就是最大的祝福。当然,那一碗长寿面上,更有一个漂亮的金黄色的荷包蛋。

“真香。”

没过生辰的刘之烨在旁边吸溜儿小鼻子。

这会儿,刘之烨特盼望了,快些到了三月初三日吧。那天,是他的生辰日,他也能快快乐乐的吃了长寿面。

这一幕,让赵春花瞧见了,赵春花都是忍不住笑了。

兴宁二年,三月初三日。

刘之烨七周岁的生辰。这个年纪,于农家而言,就是半大小子了。

在荣娘的家中,刘之烨也是一个干活小能手。可以说,打从落魄到建业城后,刘之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曾经刘府时,那个三少爷的刘之烨已经过为记忆。

如今的刘之烨是一个勤劳的好小伙。当然,也是一个嘴馋的小少年。毕竟,以荣娘的家底,她家吃rou食等荤腥的次数,是少了那么一丢丢。

这一年,春末时分。

荣娘在一回卖完豆腐时,远远的路过了一家藏书楼。

荣娘眼中,有些渴望,尔后,是默然离开。

这个时代的书籍太贵重。

藏书楼,士族摆出来沽名钓誉罢了。非是读书人,一般的百姓子弟,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。荣娘这般身份的,只能远远望着一眼藏书楼。

这个时代没荣娘前一世听说过的。

荣娘在刘府时,知道的便是起蒙之学,就从读了为开始。所以,这个时代治学,非是士族哪有机会?

知识是被垄断的。寒门这等的乡绅子弟尚且难,何乎百姓?

百姓难有出路的。

第26章

兴宁二年。

秋。

桓大将军遇刺身亡,朝野振荡。

这些大人物的事情,与荣娘无关的。

一回夕阳西下之时。荣娘挑着空空的担子,从建业城的外城北区准备归家。